-
浩子 2010-03-30 16:19:11 | 湖北省 鋼筋算量GGJ2013 | 2071查看 4回答
關于馬凳筋
圖紙沒有說明馬凳筋的信息,但板受力筋都是雙層雙向的,做預算時用不用算馬凳筋,湖北是怎么規(guī)定的?
全部回答
(4)
首答僅用{{minutesHtml}}
-
已采納如果圖紙沒有說明馬凳筋的信息,但板受力筋都是雙層雙向的,那么馬鐙筋一定要算的。這要根據(jù)通過甲方同意的施工方案地馬鐙筋的方式和布筋間距計算。
2010-03-31 08:41:46
-
無論設計有沒有都應該設置計算.
2010-03-30 16:34:07
-
馬凳,它的形狀象凳子故俗稱馬凳,也稱撐筋。用于上下兩層板鋼筋中間,起固定上層板鋼筋的作用。當基礎厚度較大時(大于800mm)不宜用馬凳,而是用支架更穩(wěn)定和牢固。馬凳鋼筋一般圖紙上不注,只有個別設計者設計馬凳,大都由項目工程師在施工組織設計中詳細標明其規(guī)格、長度和間距,通常馬凳的規(guī)格比板受力筋小一個級別,如板筋直徑ф12可用直徑為ф10的鋼筋做馬凳,當然也可與板筋相同??v向和橫向的間距一般為1米。不過具體問題還得具體對待,如果是雙層雙向的板筋為ф8,鋼筋剛度較低,需要縮小馬凳之間的距離,如間距為@800*800,如果是雙層雙向的板筋為ф6馬凳間距則為@500*500。有的板鋼筋規(guī)格較大,如采用直徑ф14,那么馬凳間距可適當放大。總之馬凳設置的原則是固定牢上層鋼筋網(wǎng),能承受各種施工活動荷載,確保上層鋼筋的保護層在規(guī)范規(guī)定的范圍內(nèi)。板厚很小時可不配置馬凳,如小于100MM的板馬凳的高度小于50mm,無法加工,可以用短鋼筋頭或其它材料代替??偠灾?,馬凳的設置要符合夠用適度的原則,既能滿足要求又要節(jié)約資源
2010-03-30 16:56:40
-
回答:馬凳筋作為板的措施鋼筋是必不可少的,從技術和經(jīng)濟角度來說有時也是舉足輕重的,它既是設計的范疇也是施工范疇更是預算的范疇。一些缺乏實際經(jīng)驗和感性認識的人往往對其忽略和漏算。馬凳不是個簡單概念,但時至今日沒有具體的理論依據(jù)和數(shù)據(jù),沒有通用的計算標準和規(guī)范,往往是憑經(jīng)驗和直覺。馬凳,它的形狀象凳子故俗稱馬凳,也稱撐筋。用于上下兩層板鋼筋中間,起固定上層板鋼筋的作用。馬凳鋼筋一般圖紙上不注,只有個別設計者設計馬凳,大都由項目工程師在施工組織設計中詳細標明其規(guī)格、長度和間距,通常馬凳的規(guī)格比板受力筋小一個級別。 馬凳筋的根數(shù)如何計算? 可按面積計算根數(shù),馬凳筋個數(shù)=板面積/馬凳筋橫向間距*縱向間距。 馬凳筋的長度如何計算? 馬凳高度=板厚-2*保護層-Σ(上部板筋與板最下排鋼筋直徑之和)。 上平直段為板筋間距+50 mm(也可以是80mm,馬凳上放一根上部鋼筋),下左平直段為板筋間距+50 mm,下右平直段為100,這樣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鋼筋,下部三點平穩(wěn)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鋼筋上。馬凳筋不能接觸模板,防止馬凳筋返銹。 馬凳筋的規(guī)格: 當板厚≤140mm,板受力筋和分布筋≤10,時馬凳筋直徑可采用ф8;當140mm
2010-03-30 17:01:46
其他類似問題 查看更多
還有0條追問正在審核中,請稍后回來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