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海鷗 2010-06-01 16:16:01 | 廣東省 其他專業(yè) | 712查看 8回答
基坑巖質的確定辦法
因設計變更增加一層地下室,原地質勘察報告柱狀圖顯示深度不夠,所以我方建議甲方補充鉆探,但甲方拒絕,稱按原地質報告計算,但問題正是在此,資料不清怎樣計算?希望各位指點迷津,謝謝!問題補充:我需要補充的是:我們已經(jīng)發(fā)過聯(lián)系單給甲方,對方回復是“按原地質勘察報告計算”,但原報告顯示的深度不夠呀,這豈不是明顯的在逃避?而我們新增一層地下室是有設計施工圖的,這就更令人難為了,既然設計能在沒有完整的地質數(shù)據(jù)情況下出具了設計施工圖,那么是否可以說明設計院"有依可尋",而施工單位卻被蒙在鼓里。實際上設計單位是甲方的下屬公司,所以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理?
全部回答
(8)
首答僅用{{minutesHtml}}
-
已采納用聯(lián)系單,向甲方說明理由要求鉆探確定。這不光是計算的問題。甲方如果不同意,將來出現(xiàn)問題,可以推脫責任和索賠。 認真研讀合同,推敲索賠的條款,嚴格按照索賠條款走。
2010-06-01 18:48:54
-
對于這個問題,要看地質報告中最下層的地層——也就是地質勘探時最深的地層是基巖還是沉積的其他地層,如果是基巖,而且當?shù)氐幕鶐r厚度較厚時,可以參照最下層的基巖考慮,如果是沉積的地層,比如砂礫與粘土互層的,從地層變化上如果不能肯定最下層的巖性,則需要地質報告。 比如我曾經(jīng)設計過一個橋梁,地質報告揭示地層如下:地表1.0米軟土,以下2.0米砂加土,再以下是1.5米粘土,以下是2米礫砂,以上共計6米。再下面是泥巖,地質報告鉆孔深度12米,處為微風化泥巖,根據(jù)當?shù)氐刭|狀況,泥巖層厚大于100米。因此12米以下可按照微風化泥巖考慮。設計時樁基15米。如果地質報告中沒有達到泥巖,則需要補充鉆探,因為無法判斷以下的地層。
2010-06-07 21:55:17
-
甲方不接受建議,還是按圖施工吧,打個聯(lián)系單說明此事就把責任推給業(yè)主了。
2010-06-01 16:22:46
-
回答:針對這種情況,甲方說的不太合理,關系到地基土質承載力問題,不可以隨便含糊呀。不可以瞎估呀,建議仍然需要甲方補充鉆探,然后根據(jù)實際地質情況,才好判斷及計算。
2010-06-01 16:36:50
-
沒有質保期就按甲方要求施工。
2010-06-01 16:48:13
-
設計變更的責任主體是設計院,只要設計院給你正式的變更圖紙,照圖施工就可以;勘察資料室設計的基礎,施工的基礎是設計圖紙;不是一個階段的工作。
2010-06-01 17:22:19
-
回答“因設計變更增加一層地下室,原地質勘察報告柱狀圖顯示深度不夠,所以我方建議甲方補充鉆探,但甲方拒絕,稱按原地質報告計算,但問題正是在此,資料不清怎樣計算?” 你好! 如果在原有地質報告的基礎上無法準確及時的話,建議再同甲方協(xié)商,可以提供你計算過程中的數(shù)據(jù),例如,不同的工程高度的基礎的承載力、地基承載力的耐受力等一些數(shù)據(jù),說明現(xiàn)在的勘探地質資料只能提供安全的原工程設計,如果增加地下一層,會造成地下基礎無辜的放大。 另外,也可以對比一下重新勘探地質的費用與基礎放大到保險系數(shù)后之間的費用的對比,這樣甲方一般是會接受費用比較低的方案的。 既然甲方已經(jīng)恢復了“按原地質勘察報告計算”,并且設計單位已經(jīng)出具了設計變更圖,你的基層部分的巖石只能在實際施工中進行簽證證明,別沒有好辦法了。
2010-06-02 08:29:16
-
因設計變更增加一層地下室,原地質勘察報告柱狀圖顯示深度不夠,所以我方建議甲方補充鉆探,但甲方拒絕,稱按原地質報告計算,但問題正是在此,資料不清怎樣計算?希望各位指點迷津 原地質勘察報告柱狀圖顯示深度不夠,但不代表地基的承載力不夠,既然設計院已出圖,證明設計院已對地質情況作過驗算應該沒有什么問題。 依據(jù)是設計規(guī)范。你要計算什么需要設計依據(jù)? 你認為鉆探深度不夠的依據(jù)是什么? 你是施工單位還是設計單位? 不要暈,按圖計算,按圖施工。
2010-06-07 14:57:28
還有0條追問正在審核中,請稍后回來查看